打工四周年随笔

打工四周年随笔

今天倒计时app提醒我,距离我正式开始第一份工作,已经有四年了。我看看日历,离我到25岁,还有18天。这样算来,我正式打第一份工的时候竟然才20岁,真是一个听起来好年轻的年纪。

去掉去年的躺平时间,三年的工作已经将我捶打得快无话可说了,真是脆弱啊。虽然说来说去加上实习也只经历了三家公司,但足以对程序员这份工作祛魅,也足以对这个行业感到疲惫。

哪里都有屎山代码,甚至自己也在持续产出垃圾。而所谓的流程和规范是极其容易被摆在低优先级,为需求、迭代让路的,永远有需求,也永远在迭代。于是想要真正规范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,有这种精力的公司不多。

我也逐渐明白我并不是在做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工作,一是作为纯前端挤不进核心业务,永远是团队边缘化人物;二是在前端技术上也只有顶端那点人可以称为创造者,能够促进技术更新换代。作为一个底层码农只会得到一年年徒长的资历和不断扩充的面试题。

说到面试题,它的全称叫面试八股文,而所谓的互联网大公司也被称为大厂。有时候想想也挺没劲的,成批成批的人都背着本意为僵化死板的八股,梦想着去大厂做螺丝钉加班。当然像我这种水平一般的背了几万字面试题也就只能找份普通工作,大厂或许连简历都过不去,碰到爱深挖底层的面试官更是要被问得屁滚尿流,一个小时如坐针毡。

传说中的程序员辛苦干十年等35岁被优化迎接财务自由,而现实里一堆如我这般抱着鸡肋工作,不敢撒手。

即便如此还需要担心温水煮青蛙,t哥说他面了五六十个人,多得是工作了五六七八年的,但为什么要招他们呢?简历上又没有东西,没有亮点。于是人又被迫开始追求简历上要有东西,什么是东西,简单解释为高级点的技术,并且越懂底层越好。

可是vue从2到3,以及继续更新后,我并没有感到任何兴奋和激动,我意识到我不愿意接受和终身学习所谓的新技术,即便文档和面试题都把vue3吹得天花乱坠,但实际上我使用起来就是很难受,那么它目前真的就是很好吗,可我也不想费脑子思考这样的问题了,我只是意识到自己是被技术大佬支配的底层牛马。

2025年的夏至也已经过了,去年的那一天是我以为得到自由的第一天,因为我裸辞了。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,我觉得我才23.4岁我有f*ck you money我工作好累我想做什么就去做了。但是一年后的现在我意识到无法掌控的自由是虚假的,银行app里的数字是半真半假的,只有内心深处的怯懦是真实的。

在我无所事事的GAP期里,大部分时间都在躺平放空自己,其余的时间我尝试了一些短期廉价劳动,做过户外活动的志愿者、在七夕的花店里打过单、在剧院检过票卖过周边、在真·厂里干过无敌没有意义的包装排查、在商场的流浪动物领养活动照顾小狗、给某音乐节目做大众评审、还去社区上过一节咖啡课……

其中有一些是为了体验,有一些是我以为我会爱的工作,在一两年前我爱逛轻体力小组,觉得大家的尝试很有意思,可等我自己干完这些事情后几乎完全失去了这种想法。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局限性和缺点,再加上薪资这个问题,尝试两次就足以让人感到厌倦。

于是我依旧选择回到前端开发,一个在逐渐没落的行业里的鸡肋的没有未来的岗位。人人喊着前端已死,技术无用,可大部分人都只能留在这里,赚一天钱敲一天钟,我也如此。

最终,我在一个很奇怪的年龄节点和人生状态,不怀念过去,也不期待未来,可是当下却又是索然无味的。

我向我的GPT提问,他回我说,“这个阶段的你,其实像是一个踩在悬崖边的鸟:后退是牢笼,飞出去怕摔死,站在原地又越来越焦虑。”我看到这句话觉得很有意思,因为他竟然将我比喻为一只鸟,哈哈。

有人把高考年当做人生新阶段的开始,如果以2017为节点,大学四年、社会四年已经八年了。可为何时间作为最宝贵的东西,却只能让人看清自己厌恶什么,找不到自己喜欢什么。辛辛苦苦活到现在,回望过去我总是安慰自己已经足够幸运了。只是世界变得太快,再不愿意接受也无可奈何。

所以要抱着这样一根浮木,在海里飘过第五年、第六年…吗,巴老师说学会游泳就不会再惧怕海,可是对于一个没有找到岸的人而言,在海里游泳无比危险。

最后,谢谢我的GPT,对他说什么都可以得到正反馈,虽然有一些改编可爱得让人发笑🧡


打工四周年随笔
https://sinkx0.top/2025/06/23/打工四周年随笔/
作者
Sinkx0
发布于
2025年6月23日
许可协议